LED行业竞争趋稳,产业寡头将形成




  区别于传感器行业高技术门槛,LED行业技术门槛较低,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这个行业,最终导致和当年光伏行业一样——产能过剩严重,企业之间大打价格战。经过一轮洗牌后,众多企业倒闭关门。
  近日,记者了解到,LED芯片在2012年到2015年的三年多时间里,价格降到了原来的十分之一。不过,目前芯片价格保持在200元左右,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趋于稳定。
  值得一提的是,政府层面对LED企业的补贴,使得很多企业进入这个行业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发展LED,而是为了补贴,这也是导致行业产能过剩的原因之一。
  华灿光电总裁刘榕则表示,随着行业竞争趋于稳定,最终将形成几家公司独大,政府层面的补贴也会紧缩,将会对那些能参与到国际竞争中的企业进行补贴,而那些无法获得补贴的企业,将会在下一轮竞争中逐步退出舞台。
 

 ●行业竞争趋于稳定

  作为国内领先的LED芯片供应商,华灿光电已成为国内第二大LED外延片生产企业,全球主要的LED外延片生产厂商之一。
  LED产业在2000年以后,经历了高速发展,华灿光电、三安光电等LED企业也搭乘了行业发展的东风,从当初的小企业,发展成为今天的LED上市公司。由于LED产业技术门槛较低,也使得众多资金进入这个行业,最终导致和当年光伏行业一样,形成产能过剩的局面。
  为了突围,企业之间开始进行价格战的无序化竞争,这种竞争在2015年达到顶峰。其中,作为LED芯片产业,同样经历了价格战的竞争,产业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洗牌。据记者了解,目前国内LED芯片企业在正常运营的大约有15家,这15家是从2010年的50家,经过价格战洗牌后剩下的企业。
  刘榕介绍称,LED芯片价格过去三年下降了10倍,虽然成本有下降,但是和价格下降幅度相比远远不够,所以LED企业日子都不好过,“原先有50%至60%的毛利率,到今年一季度几乎没有利润,现在每片价格在200元左右,有一些利润空间。”
  在刘榕看来,LED产业竞争还会继续,但是这种竞争会趋于稳定,因为企业之间价格战空间已经不大。在芯片这块,三安光电、华灿光电等公司都在扩产,但是各家量都不大,扩产可能导致产能过剩,但是像前几年的价格失去秩序的可能性不大。
 

 ●产业寡头将会形成

  一位LED行业研究员表示,“LED产业目前的竞争,已经从之前的无序竞争,发展到目前的有序竞争,价格空间已经降到最低。尽管接下来可能还会有价格竞争,但是不会乱出价。现在有资本出来降价的企业越来越少了。”
  在全球宏观经济下滑以及LED背光与显示屏需求不振的情况下,三安光电、华灿光电、乾照光电、澳洋顺昌等企业芯片产能逆势扩张,进一步加剧了LED芯片市场竞争,芯片厂商的价格战将愈演愈烈,行业整并将会持续进行。加之LED照明需求增速明显放缓,行业竞争不断加剧,作为LED照明产业链最上游的芯片环节面临的压力剧增。
  目前国内LED芯片企业还有15家,但是这并不是最终的市场格局,洗牌依然会继续。刘榕表示,“虽然说价格战下调空间已经不大,但是这种价格竞争依然还会延续,这15家企业经过下一轮洗牌,最终可能剩下5家左右,更集中了。”
  刘榕进一步分析称,“目前排在第一的是三安光电,占比百分之三十几,我们第二,占比百分之十几。三年后会形成两家独大,估计市场占比在70%左右,我们的占比可能在30%左右,第一的占比或在40%左右。”
 

 ●政府补贴面或将收紧

  作为当年的新兴产业,LED产业高速发展,政府补贴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。
  公开资料显示,我国从2009年开始对LED照明产业进行补贴,补贴幅度很大。到了2013年,LED产业迎来了政策春风,从国务院到地方政府都相继出台政策大力推广LED产业。而目前政府补贴依然占据很多公司业绩的一半。
  刘榕对此表示,“对政府补贴从两个角度来看,从国家层面来看,在行业发展的早期,政府补贴是为了推动行业更好发展。但是从企业个体来说又是痛苦的,既然国家这么多钱补贴出来了,参与竞争的主体就很多,市场承载不了这么多主体,竞争淘汰就会非常残酷。而经过竞争剩下的企业,其成本和管理优势都会凸显。”
  在业内人士看来,经过一轮洗牌后,政府补贴对象会发生变化,不会再像之前那样全部补贴,会补贴那些能够成为行业前几名的企业,一些中小型企业再想拿补贴的可能性不大。并且,政府补贴已经开始下降,补贴面已经收窄了。
  刘榕分析称,“从竞争主体来看,政府在这个阶段也看清楚了,剩下的企业会参与国际竞争,政府的补贴会补给这些企业,这是健康的补贴。LED行业竞争依然会持续,但局面不会那么惨烈,相对会趋于稳定,可以降价的企业变少了。所以价格会趋于稳定,LED企业的业绩也会进一步向好。”